美國房租驚人的舊金山灣區也重新流行起“共居”。許多人發現共居不僅能建立自己的小社交,還能夠對抗寂寞,甚至可以省錢。
共居的概念1960年代時在美國相當流行,與當時嬉皮文化有關。根據SF GATE新聞網站報導,共居住宅新創公司“HubHaus”去年多興建至少超過40間的共居公寓,其他的共居新創公司也有類似的漲幅。
一些視覺藝術家、老師、活動策展人、作家及建筑師等人士會選擇共居來建立自己的社區及共享資源,而在部份情況下,共居更能省錢。
例如男子舒爾金住在奧克蘭一棟11間房間的共居公寓里。他說以前住在舊金山一間很小的公寓里,租金很便宜,但他覺得不夠充實,“像我一樣從舊金山搬到奧克蘭,但租金變成3倍的人很少,但我渴望有一個社交,有一群我可以一起玩的朋友。”他也說,一個人獨居在小公寓時會容易沮喪,就算想放松一下,也沒有人在身邊。
共居概念中,其中一樣會分享的資源是食物。住戶會“集資”到食物預算中,再用這筆錢買共享的食物。另外,在共居公寓里,住戶們會一起為公寓運作的方向下決定,所以每間共居宅的模式也都不一樣。
共居不只是60年代的一種生活模式,也可以是一種未來的生活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