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在美華人都有遭歧視的經驗,受歧視的原因從外表、穿著、口音到姓氏等等無奇不有,連屢次獲獎的作家也超有感,周四在《舊金山紀事報》撰文,談自己因為有華人姓氏而遭歧視的經歷。
華裔作家凡妮莎華(Vanessa Hua,音譯)的新聞報導與作品屢次在美獲獎,去年更榮獲杰菲女作家獎(Rona Jaffe Foundation Writers' Award),該獎是美國唯一向女作家頒發的全國性文學獎。
她周四在《舊金山紀事報》的文章中,談到她的中文姓氏從小帶給自己的困擾。她說念小學一年級時,校長曾在頒獎儀式上把她的姓讀錯,她上臺領獎的時候對著所有人說:「我姓華,不是呼哈(Hoo-aah)。」惹得所有人都發笑,連校長也忍俊不住。
校長后來又在頒獎典禮上講錯了她的名字,她也再一次糾正,但反而被校長數落,說「當眾糾正別人不好。」但卻不愿意花一點時間弄清楚到底該怎么念她的名字。
全美移民學生日前發起了一項「我的姓名、我的身份」(My Name, My Identity)的全國性活動,督促老師對學生們的姓名及身份背景的差異性予以尊重。教育工作者們可以線上簽署一份承諾,答應正確叫出學生們的名字。
凡妮莎華表示,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沒有什么大不了。但其實此議題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酵,許多人都使用「我的姓名、我的身份」(#mynamemyid)的標籤,來分享自己在學校因為中文姓氏而被同學嘲笑的經驗。
此活動由圣克拉拉教育辦公室(Santa Clara’s Office of Education)、全美雙語教育協會(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)、加州雙語教育協會(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)聯合發起,目前在全美500多個城市和近300個學區募集到了超過1200份聯署。
過去許多移民會為了儘快融入新環境而選擇改名字,但是現在情況不同,懂得跨越身分認同障礙、求同存異的人才能獲得更多機會。
亞裔人口在美國快速成長,預計到2040年美國人口中有10分之1會有亞洲血統,到時候張、古普塔(Gupta,印度姓氏)等等類似的姓會變得越來越普遍。
凡妮莎華表示,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什么人會取笑她的姓了,但是有時候還是得費一番唇舌跟他們解釋到底該如何正確發音。她說「華」在中文里代表著中國人的意思,但是對她來說,這個姓氏也同樣代表著她的美國人身份。
翻攝《舊金山紀事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