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年前冥王星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,是拜美國天文學家麥克.布朗(Mike Brown)的研究所賜,布朗因此有“冥王星殺手“封號,如今布朗又在20日發表論文說,“第九大行星回來了“,不過他可不是要幫冥王星平反,而是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。
約地球質量的10倍
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布朗和康斯坦丁.巴特金(Konstantin Batygin)在美國《天文學期刊》發表論文稱,雖然迄未直接觀測到“第九行星“(Planet Nine),但他們已透過數學建模和電腦模擬,找到了太陽系存在這顆行星的鐵證。
據天文學家計算,“第九行星“屬氣體巨星(gas giant),質量約地球的10倍,冥王星的5000倍,引力足以影響太陽系邊緣幾個矮行星的運行。與已知行星近圓形的運行軌道不同,它在太陽系邊緣循著一個奇特和拉很長的橢圓形運行,運行軌道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距離的50倍,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則約為1萬至2萬地球年。
太陽系古柏帶可揭密
布朗說,“太陽系還能發現這個大塊頭,著實讓人興奮。“巴特金也說:“這是超過150年來,首次有確鑿證據佐證,人類對太陽系內行星數量的『普查』不完全。“ 他認為,“第九行星“將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太陽系邊緣神祕的“古柏帶“(Kuiper Belt)上許多天體和碎片的奇異特性。
古柏帶系指,太陽系第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小行星帶。天文學家在對古柏帶6顆已知天體進行研究時,發現這些天體運行奇特,就像6塊以不同速率運轉的鐘表,但無論何時來觀察,這些鐘表指針都位在相同處。天文學家認為,這一現象碰巧發生的機率只有0.007%,在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后,計算出“第九行星“的存在。
預估5年內可觀測到
科學家預期,可望在5年內以天文望遠鏡觀測到這顆“第九行星“。太陽系原本存在九大行星之說。但布朗和同僚發現了矮行星“鬩神星“(Eris),而其質量比冥王星還大,“國際天文學聯合會“大會于是在2006年決定,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,后來將它和鬩神星同列為“類冥矮行星“(plutoid)。